3月份,在重要會議期間,煤礦生產形勢基本穩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的旬報顯示,截至3月20日,全國主要產煤省部分重點煤礦產量環比增長17.8%,同比增長10.4%。 在前兩年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取得卓越成效的基礎上,2018年我國煤炭行業去產能目標下調至1.5億噸。與此同時,近期國家發改委核準了位于新疆、內蒙古的三個煤礦項目,建設規模合計1900萬噸,總投資超過75億元。事實表明,2018年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要從“總量性去產能”轉變為“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 此次三個獲批煤礦項目都是500萬噸以上的現代化大型煤礦,其中兩個位于新疆的項目原本是未批先建的違規煤礦,2016年曾被叫停,在煤炭產能置換政策的支持下,才得以重啟。根據中煤協此前公布的數據,未批先建煤礦產能規模大約在7億噸,其中70%是5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符合煤礦先進產能的要求,如果能夠獲得產能置換指標,這些產能投產的進程將大大加快。鼓勵煤炭企業積極開展產能置換指標交易。之后,河北、四川、江西、寧夏、山西等地都先后啟動了煤炭產能置換交易,拍賣指標所得收入可以用于安置職工或計入公司利潤。 2018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安監局、國家煤監局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產置換政策加快優質產能釋放促進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的通知》,繼續支持煤炭先進產能加快釋放。該政策主要通過提高煤礦產能置換比例,支持部分類型的煤礦產能加快退出,同時加快優質產能釋放。
江蘇方管廠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全國已核準(審批)、開工建設煤礦產能10.53億噸/年,其中已建成、進入聯合試運轉的煤礦產能3.68億噸/年。由于2018年煤炭去產能目標小于聯合試運轉煤礦產能的投放量,這意味著2018年我國在產煤礦產能將較2017年出現增長,那么2018年原煤產量大概率會繼續增長,有助于穩定動力煤價格。 2017年,隨著國民經濟穩中向好,煤炭需求回暖,優質產能加速釋放,原煤生產恢復性增長,全年原煤產量35.2億噸,比上年增長3.3%,是自2014年以來首次正增長。 2018年1—2月,全國原煤產量累計完成51628萬噸,同比增長5.7%。因冬季全國出現大范圍極寒天氣,為了保證冬季用煤需求,緩和緊張的煤炭供需形勢,大部分國有煤礦在除夕至初二實行倒休,地方煤礦在春節之后也迅速復產,保證了煤炭供應的穩定增長。